去看书

第1145章 灭国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7ks.net

高昌城北,

有一座红色的山矗立在高昌盆地绿洲中部,东西连绵二百多里,

任谁初见此山,都得为之震撼惊叹,特别是在夏季,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烧烤下温度能达七八十度,热浪翻滚,成为一座火焰山。

“此山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炎火之山?”

“嗯,正是此山,当地人也称为赤石山,火焰山。”

由于雨水冲涮、风化等原因,火焰山还成为一座大型单面山,北侧平缓,南部陡峭,就好似突然有一座巨大的城墙矗立在高昌城北部。

而山体坡面上的千沟万壑,更是状若道道熊熊燃烧的火焰。

“这是西域最热的地方,几乎终年无雨,夏天沙窝里可以直接烤熟鸡蛋。”

高昌盆地,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,这里甚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,也是夏季最热的地方,

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怎么也无法跟天山北的伊丽、碎叶河谷相比的地方,却是天山东部最繁华热闹的地方,

这不仅仅利益于丝绸之路的带动,也还因为这里虽热虽旱,可却也有肥沃的绿洲,盆地边缘群山环抱,山顶终年积雪,这些冰雪融水养育了肥沃的绿洲。

而早在很久以前,这里的人就利用坎儿井引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,因此高昌有很发达的农牧业。

“其实高昌百姓这些年也挺辛苦的,”曲雍陪着武怀玉再回高昌,说了些实话,

高昌国小民寡,虽有丰富地下水和坎儿井引水渠,但毕竟绿洲有限,土地其实大多在那些贵族豪强手中,百姓田地很少,大多只能是佃种别人的田地。

而这些年西域动荡,战争频繁,

高昌也不得不维持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,甚至还得雇佣突厥、粟特等胡兵,养兵既很费钱粮,也还需要大量的战马、挽马等,

高昌国因此要求高昌百姓,每户都要为国家养一匹马,养马的负担其实不小,加上越来越高的税赋和加派,以及贵族豪强与寺院的田地兼并等,都让高昌百姓负担很重,

高昌的田地价格并不算高,一般每亩也就五六文银钱,折大唐开元通宝也就一百五六十文一亩。

高昌的税赋,和以前中原差不多,最大头是人头税,也就是丁税,丁税有丁输、丁束、丁木薪等,不仅要按人丁征收粮食,还要征收薪炭,以及丝布等。

除了税,还有役,役有道役和俗役,道役是给寺庙做役,俗役自然是给官府做役,高昌国是丝路必经之地,故而还有羇人伇、商人役等,

此外,高昌也还计田输银钱,根据土地不同等级,征收不同的银钱,这土地税也不轻,且近些年一直在加,这也导致了田地兼并的加剧,以及大量百姓逃户脱籍,托庇于豪强。

各种名目征收,什么上敛之麦,什么杂调附加,又有租酒等。

各种税赋越收越多,还有各种劳役兵役,还得为朝廷养马,普通高昌百姓苦不堪言,要不是地处丝路节点上,大家还能做工赚钱,哪里能撑的住。

高昌有棉花种植和纺织棉布产业,也有葡萄和酿酒产业,以及铁矿和冶炼产业,加上他们的农业、畜牧业,高昌也是出名马的,

再加上贸易等,

表面上维持了高昌的兴盛,但中下层的百姓却过的很苦,都被掏空了。

高昌国是以汉人为主的西域绿洲城邦国家,以往中原每次内乱时,西北都会有很多百姓来高昌这个汉人政权避乱,河西、陇右甚至是朔方、关中都有人来。

来的都是想求一份安稳,

可高昌却带着他们越过越累。

许多人都慢慢的沦为了无产者,成为了部曲、佃户,甚至是奴婢。

“高昌百姓这些年过的难,其实跟中原有很大关系,”曲雍实话实说,

“哦,说来听听。”

曲雍便举例,比如说高昌以前种白叠花,纺织白叠布,这个产业在高昌以前很红火,他们生产的白叠布通过丝路流通,远销波斯、拂林以及中原内地,卖的还很好,其细白叠布比丝绸都卖的贵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三兴大汉 大唐驸马爷 相逢若初见 让你当县令,你开启商业革命? 唯有华夏 宋时吴钩 大唐秦公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