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书

第二十二回 李同知京城访故友 金侍郎寒夜听民瘼 (第4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去看书】地址:7ks.net

“而且,你所要揭露的事与清丈田亩的实际意义相比,毕竟只是枝节问题。”

“金大人,你这句话,愚职不敢赞同。”

金学曾眼看李顺脸色涨红要同他抬杠,便伸手制止他,心平气和地问:

“李大人,你说,这次全国清查田亩,受到打击最大的是哪些人?”

“当然还是那些豪强大户。”

“这不就对了!”金学曾一边给李顺续茶,一面说道,“全国新增土地三百万顷,据户部统计,其中属于势豪大户的土地,占了两百四十多万顷。依你的说法,地方州县衙门,不敢对这些人的庄田使用小弓丈量,那也就是说,此次新增土地的五分之四,还是过得硬的。”

“这个咱李某也不反对,”李顺仍在犟嘴,数落道,“但你金大人不要忘了,势豪大户的大宗田地是用来收取租课积累财富的,而丁门小户的农家,几亩薄田却是用来养命的。穷人的田地本来就少,如此增重负担,影响的不是少数,而是千千万万户人家。”

“这的确是一大隐患,但也不是所有丁门小户的百姓吃亏,也有的穷人,在这次土地丈量中得到好处。”说到这里,金学曾顿了顿,又问,“江陵县的那个陈大毛,你还记得吗?”

“记得,不就是万历四年在玄妙观前与巡栏段升打起来的那个人吗?”

“就说他家,就得了清丈田亩的好处。他家原有十亩水田,被水打沙压五亩,只剩下五亩水田,但因户部的鱼鳞册上载着他家的水田仍是十亩,因此,他家仍得按十亩交税。这回清丈田地,便给他家减了五亩。从此就可以少交五亩水田的赋银,像陈大毛家这种情况,在全国也不在少数。”

金学曾举出的两个例子都很有说服力,李顺驳不倒他,只咕哝道:

“咱不是说清丈田亩不好,通过清丈田亩惩抑豪强,咱李某举双手赞成。但难就难在底下一帮小和尚,把首辅的一本正经念歪了。”

“林子大了,什么样的鸟都有,”金学曾感慨系之,劝道,“李大人,无论如何,这大小弓的事情,这次你千万不要捅到皇上那里去。”

“不捅上去,谁还能替小老百姓申诉冤屈?”

“你就是捅上去,小老百姓的冤屈一样解决不了。相反,你还给首辅帮了倒忙。”

“首辅对贪官滑吏,不是一贯深恶痛绝吗?”

看着李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,金学曾是又好气又好笑,对这样一位迂夫子,他只有耐心开导:

“首辅痛恨贪官滑吏不假,但对于那些给他使绊子打横炮的人,他整起来也绝不留情。”

金学曾这句话已是说得非常露骨,李顺不免心里头一震,讷讷地问:

“你是说?”

“你只要把小弓带上金銮殿,最高兴的恐怕是那些势豪大户,他们早就一个个虎视眈眈盯着首辅,只愁找不到机会把他扳倒。”

“这……”

“李大人,你千万不要做那种令亲者痛、仇者快的蠢事。何况你这样做,也是把自己推进了万丈深渊。”

“咱说实话,何罪之有?”

“李大人,官场上的事情,你难道还没有看透吗?”金学曾拿着火钳使劲戳了戳地,“说真话的人,有几个能升官?倒是那些满嘴假话的人,一个个平步青云。”

李顺怎不懂得这个道理?他只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罢了,他故意扯横筋说:

“你金大人始终说真话,不也升了大官吗?”

“我,只是碰运气。首辅改革之初,希望有人冲锋陷阵,当冤大头,所以选中了我。”

李顺觉得金学曾今日的情绪有些不对劲,心想他可能是因为丧母乱了心志。既然话不投机,他便赌着一口气,要起身告辞。金学曾刚刚打开话匣子,哪肯放李顺走,他一把将李顺拽住重新坐下,言道:

“我的话才说到一半,你怎么能走呢。”

新书推荐

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妖后,快放开太子殿下! 寒门书生,开局被娘子踹下床 三国之五帝争霸 代汉 我穿越成李景隆了? 冷面将军的暖心小丫鬟